橫渡鎮人大充分發揮代表扎根基層、貼近群眾的優勢,發揮“黨建+人大代表”工作機制,利用人大代表聯絡站及線上履職平臺,組織人大代表積極參與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推動形成源頭治理、多管齊下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注入人大力量。
依托平臺陣地,織密隱患排查“防護網”
在橫渡鎮蘭關村,縣人大代表李賢貞在一次例行走訪中了解到,大宇坑和車田等偏遠山區兒童存在上下學交通不便,安全缺乏保障的情況。得知此情況后,李賢貞憂心忡忡,時刻對這群孩子們放心不下,她充分發揮自己縣人大代表身份的作用,將這一情況通過意見建議的形式提交到智慧人大代表履職平臺,石臺縣人大及時受理,并轉交相關部門處理?,F如今,孩子們已經坐上了專門為他們開通的城鄉公交上下學,臉上充滿了燦爛笑容!橫渡鎮人大依托村級人大代表聯絡站和鎮人大代表小組活動室,組織代表進站接訪,常態化開展走訪調研,通過“定期接訪+入戶走訪”相結合的方式,全面掌握社情民意。代表們深入田間地頭、農戶庭院,針對土地糾紛、鄰里矛盾等常見問題,主動介入,排查隱患,將不穩定因素消除在源頭。
聯動專業力量,構建多元化解“同心圓”
近年來,橫渡鎮人大加強與鎮司法所、綜治辦等部門的協作配合,形成大調解氛圍,通過“代表+司法顧問”、“代表+調解員”聯動模式,協同處置復雜矛盾糾紛。G3W德上高速祁門段修建工作途徑橫渡鎮鴻陵村,高速路段周邊群眾反映隧道爆破造成房屋開裂、上山采茶山路被挖斷、建筑廢棄物傾倒農田、過往大貨車壓毀路基等問題。鴻陵村縣人大代表胡學軍始終牢記“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初心使命和責任當擔,主動與鎮司法所溝通協商,與鎮司法所工作人員共同上門走訪了解情況,詳細記錄因高速施工對每一戶群眾造成的影響,主動當擔,架起群眾與高速施工方之間溝通橋梁。在高速拆遷、土地征收等重點工作推進中,人大代表積極主動配合參與鎮司法所開展政策解讀、情緒疏導,搭建溝通協商平臺等工作。同時,運用人大代表聯絡站等平臺載體,用群眾熟悉的語言宣講政策法規,引導村民依法理性表達訴求,有效預防矛盾糾紛升級。2024年縣人大代表累計走村入戶153次,現場調解土地糾紛、鄰里矛盾等各類問題86件,調解成功率達95%,縣人大代表深度參與基層調解取得顯著成效。
健全長效機制,激活基層治理“新動能”
建立代表調解能力提升機制,將各級人大代表納入法律明白人培訓計劃,定期組織法律知識培訓、調解技巧交流活動,同時引導各級人大代表帶頭學法、尊法、用法,不斷提升代表依法履職能力。除定期組織法律知識專題培訓、調解技巧交流活動外,創新開設“人大代表調解大講堂”,邀請鎮司法所所長開展系列課程講解,積極鼓勵人大代表自學《民法典》等法律書籍,提升履職能力,強化法制思維。開通“線上+線下”矛盾糾紛雙受理模式,引入數字化平臺,擴大群眾反饋渠道,實現矛盾線索“即時反映、快速響應”。推動將人大代表參與矛盾化解工作納入代表履職考評體系,激發代表參與基層治理積極性。
下一步,橫渡鎮人大將持續深化代表參與基層治理實踐,最大化發揮人大代表在基層矛盾化解中的作用,探索建立矛盾糾紛分級預警機制,完善“調解+普法”融合模式,為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作出更大貢獻。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