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113418000032805977/202103-00007 組配分類: 法治政府建設年度報告
      發布機構: 池州市司法局 主題分類: 其他
      標題: 池州市人民政府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報告 文號:
      成文日期: 發布日期: 2021-03-10
      廢止日期:
      池州市人民政府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報告
      發布時間:2021-03-10 10:16 來源:池州市司法局 瀏覽次數: 字體:[ ]

           2020年,在省委、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全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緊緊圍繞到2020年與全國同步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的目標,大力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政府工作法治化、規范化、科學化水平持續提升?,F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2020年工作開展情況

      (一)法治政府建設全面提速。黨政主要負責人認真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市委常委會專題聽取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報告,市政府常務會議2次聽取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匯報,研究法治政府建設過程中的重大問題,統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定期召開市推進依法行政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安排部署、調度推進依法行政年度重點工作。制定《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規定》任務清單、責任清單、督察清單,對短板事項進行月調度。注重示范引領,“信訪‘一單’管理制度”入圍安徽省法治政府建設示范項目。印發《全面依法治市重點工作指引、提醒、警示清單和督辦工作制度(試行)》,建立長效工作機制。完善依法行政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將法治政府建設納入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市政府目標管理績效考核體系。

      (二)政府履職能力不斷加強。建立權責清單即時調整與年度集中調整相結合的調整機制,完成對市商務局等8家單位18項權力事項動態調整和對外公布工作。持續開展“減證便民”行動,公布《池州市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政務服務事項目錄》。建成互聯網“一站式”服務平臺,實現企業開辦“一日結”、企業注銷“一網通辦”,工商登記后置審批事項由183項壓減至138項,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間在省定90個工作日基礎上壓縮至88個工作日以內。創新推行“‘雙休日’正常辦、‘法定節假日’優先辦、‘夜間’自助辦”服務模式,建成政務服務自助服務大廳,實現6.6萬個服務事項7×24小時不打烊“隨時辦”。做優“皖事通辦”市級平臺,上線“疫情資訊、安康碼、助農扶貧”等服務事項476個,全市個人注冊“皖事通”用戶覆蓋率居全省第。推進全程網辦和辦好“一件事”專項行動,全年網上辦件量達346余萬件、個人全程網辦率提升至99.98%。制定《關于加快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方案》,建立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工作任務清單,推進公共法律服務網絡平臺、實體平臺、熱線平臺融合發展,全年網絡平臺共受理預約法律援助、公證、司法鑒定事項873件,實體平臺辦理法律援助案件2759件、公證事項10359件、司法鑒定事項1710件。

      (三)制度引領作用日益凸顯。堅持開門立法,科學編制年度立法計劃項目建議書。圍繞城市地下管線管理、農村住房規劃建設和管理、古橋古道管理與保護開展立法前調研論證。向社會廣泛征集未來五年地方性法規、市政府規章制定建議項目,加強地方立法項目庫建設。2020年,市人大常委會出臺《池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池州市養犬管理條例》。全國首部創制性立法《池州市海綿城市建設和管理條例》獲全省2020年度“十大法治事件”提名獎。先后開展涉及營商環境、野生動物保護和民法典的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專項清理工作,廢止規范性文件15件;全面梳理建市以來至2019年現行有效的1700件規范性文件,廢止和宣布失效942件、保留721件、修訂37件,并向社會公布。

      (四)依法決策水平不斷提高。嚴格執行重大決策法定程序規定,修訂市政府工作規則、市政府常務會議等制度。建立企業、市民、專家、媒體等有關代表列席政府常務會議機制,對重要政策制定、重大問題決策、重大項目建設、大額資金使用等,在廣泛聽取意見的基礎上,堅持“一把手”末位表態、班子集體決策。全年共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16次,先后邀請9名公眾代表參與相關議題討論。建立市本級行政規范性文件制定主體清單,全面推行行政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核機制,做到應審必審、依法合規。2020年,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事項、市政府重大決策事項合法性審查率達100%。不斷加強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備案工作,全年向省政府和市人大報備市政府規范性文件13件,報備率100%。

      (五)行政執法效能有效提升。深化綜合執法改革,組建市場監管、生態環境保護、文化市場、交通運輸、農業五大領域綜合執法隊伍。推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覆蓋,將全市市場監管領域29個部門135個執法單位的檢查事項納入隨機抽查事項清單,全年開展“雙隨機”抽查858批次、企業4784戶。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實現行政執法主體、依據、權限、程序、結果等統一公開,任務落實覆蓋率達80%以上。出臺全省首個涉企行政執法優化營商環境“十條禁令”,開展市場監管、住房城鄉建設、文化和旅游等領域執法案件卷宗評查活動,為行政執法戴上“緊箍咒”。嚴把行政執法人員準入關,加強行政執法人員教育培訓,開展行政執法人員資格認證統一考試。

      (六)行政權力運行嚴格規范。自覺接受人大政協監督,2020年向市人大常委會匯報專項工作報告16項,辦理議案1件、建議131件,開展重點民主協商11項,辦理政協委員提案242件。加強行政應訴工作,2020年全市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68.2%,市政府本級已判決行政訴訟案件勝訴率100%。強化審計監督,市本級共完成審計(調查)項目60個,向社會發布審計結果公告8篇。全面推進政務公開,2020年依法辦理網上依申請公開105件、主動公開政府信息13.3萬余條。

      (七)矛盾糾紛依法有效化解。加強行政復議工作,全年市本級共收到行政復議申請58件,受理前通過調解等方式妥善處置18件、受理40件、辦結37件、糾錯率17.5%。全力推動“楓橋經驗”池州實踐,創建“溫暖家事”“溫暖控申”“溫暖聯調”“溫暖調解”品牌。建立池州市人民調解中心,實現矛盾糾紛“一站式受理、一條龍服務、一攬子解決”。制定《關于推進行政調解工作規范化建設的實施意見》,加強行政調解規范化建設。建立滾動排查、動態銷號的信訪隱患排查化解“一單”管理制度,信訪事項辦理周期平均壓縮50%以上、一次性辦結率95%以上。

      (八)全民法治意識持續增強。完成“七五普法驗收。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聚力服務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發布疫情防控普法宣傳信息1030篇,編印《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法律服務工作指引》1500冊,開展民法典講座178場次。舉辦科級干部進修班、中青年干部培訓班等主體班次6期。組織全市領導干部法治能力建設培訓班、依法治市暨法治政府建設培訓班、政法業務培訓班等各類法律培訓221次。加強法治文化陣地建設,全市682個村(居)均建立了法治宣傳欄、法治書屋,建成法治公園(廣場、長廊)93個、市級法治文化示范點21個省級法治文化示范點1個,創成國家級民主法治示范村8個、省級29個、市級121個,培養“法律明白人”8975名、“法治帶頭人”1045名。

      二、存在問題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雖然全市法治政府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放管服”改革、生態環境立法執法司法、法治機構和隊伍建設等方面還有差距,主要原因是法治意識和能力還不夠強,法治宣傳培訓教育還不到位。

      2021年,全市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不斷提高法治政府建設水平,為新階段現代化“三優池州”建設提供堅強法治保障。一是統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把黨的領導貫徹落實到法治政府建設的全過程各方面,認真謀劃法治政府建設的目標思路、重點任務和實施方案。二是著力提升行政決策水平。強化依法決策意識,嚴格執行重大決策程序,加強重大決策后評價工作。三是完善依法執政制度體系。健全立法工作程序,科學制定立法計劃,加強重點領域規章制度立法,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制度保障。四是健全完善政府機構職能體系。優化政府職責體系,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完善行政執法程序,加大重點領域執法力度,穩步推進復議體制改革,加強公共法律體系建設。五是強化法治建設保障。啟動“八五”普法工作,全面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積極繁榮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著力提升全民法治素養,努力營造良好法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