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11341800003280140M/202203-00100 組配分類: 部門解讀
      發布機構: 池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主題分類: 科技、教育
      標題: 【市科技局文字解讀】《池州市“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解讀 文號:
      成文日期: 發布日期: 2022-03-29
      廢止日期:
      【市科技局文字解讀】《池州市“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解讀
      發布時間:2022-03-29 17:35 來源:池州市科技局 瀏覽次數: 字體:[ ]

      2022年3月17日,市政府辦公室印發了《池州市“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根據“誰起草、誰解讀”的原則,現由市科技局對規劃作如下解讀:

      一、制定背景和依據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向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邁進的關鍵時期,池州加快建設現代化“三優池州”的關鍵為更好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根據《安徽省“十四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池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關于大力發展八大新興產業加快打造新興產業聚集地的實施意見《池州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科技創新攻堅力量體系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實施方案》等政策文件編制《池州市“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二、制定意義和總體考慮

      《規劃》是市委市政府重點專項規劃之一,是我市科技發展未來五年甚至十年的重要指導文件,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規劃》編制立足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重點突出池州科技發展的階段性特征,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把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落實到《規劃》安排上;二是聚焦池州市創新發展戰略需求,在重點領域和關鍵技術部署上注重把握科技和產業發展趨勢,結合我市實際,提出可操作性的措施;三是凸顯宏觀統籌,既包括“十四五”科技發展重點任務、重大舉措和重要政策,又涵蓋有關部門和重點行業的科技創新工作。

      三、研判和起草過程

      2020年上半年,我局正式啟動《規劃》編制工作,2020年11月委托省科技廳直屬機構中澳科技職業學院開展規劃研究和編制工作。編制過程中,編制組認真學習中央、省、市《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和《池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深入各縣區和開發區調研,召開規劃座談會,聽取各方面對我市“十四五”科技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在學習和調研的基礎上,2021年7月形成《規劃》初稿;8-9月份,編制組認真吸收市委市政府《關于大力發展八大新興產業加快打造新興產業聚集地的實施意見》、《池州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科技創新攻堅力量體系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實施方案》和市第五次黨代會報告精神,對規劃進行了認真修改,9月底形成《規劃》征求意見稿;在廣泛征求各地和市直有關單位意見后,于10月份形成《規劃》評審稿;10月30日,我局主持召開了《規劃》評審會,邀請省科技廳、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院、省農村與社會科技發展中心等單位專家對《規劃》進行評審,根據專家意見和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報告精神,編制組對《規劃》評審稿進行修改完善;11月23日,劉榮華副秘書長召集發改、經信、人社、農業農村、商務等市直部門,征求規劃意見,根據有關部門意見,編制組對規劃進一步修改完善,形成《規劃》送審稿。12月29日,提交市政府第72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于2022年3月17日由市政府辦公室正式印發。

      四、工作目標

      2025年,初步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實現科技創新“1234”目標,即“創建1個省級技術創新中心,實現研發投入強度達2%以上,高新技術企業突破300家,4個科技創新園區實現升級發展”,科技創新成為驅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主導力量,建成省級創新型城市。

      五、主要內容

      第一部分是發展基礎和發展環境。主要是總結“十三五”時期我市科技創新工作取得的主要成就、分析“十四五”時期科技發展面臨的形勢。

      第二部分是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一是今后5年科技創新發展工作總體思路。堅持創新在池州現代化建設全局中核心地位,堅持科技創新面向經濟主戰場,以創建省級創新型城市為目標,以增強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為重點,以全面創新改革、科技開放合作為動力,推動科技創新與實體經濟發展深度融合,為建設現代化“三優池州”提供科技支撐。二是推動科技創新發展的5項基本原則。三是科技創新發展總體目標。到2025年,初步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實現科技創新1234”目標,即“創1個省級技術創新中心,實現研發投入強度達2%以上,高新技術企業突破300家,4個科技創新園區實現升級發展”,科技創新成為驅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主導力量,建成省級創新型城市。

      第三部分是重點領域。主要是八大新興產業技術創新和社會發展領域創新,結合我市產業基礎、現實條件、發展趨勢等因素明確指出8大新興產業的未來發展方向和創新重點。

      半導體領域“十四五”科技創新重點主要在專用芯片設計、分立器件研究開發、封裝測試技術研發等三個方面;新材料領域重點圍繞金屬、非金屬、化工新材料,開展相關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研究與應用;高端裝備制造領域主要依托我市制造裝備現有發展基礎,開展制造裝備自動化、集成化、精密化和成套化研究開發;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領域以池州市半導體產業為基礎支持智慧產業數字產業技術研究與應用新能源和節能環保領域圍繞新能源、節能環保產業,開展相關領域設備、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現代農業領域圍繞我市特色農業產業,開展良種繁育、病蟲害防治、豐產增效等技術研究與應用;健康醫療養老領域圍繞現代醫藥、特色中醫藥、醫療器械、現代醫療技術等開展技術研究與開發利用;文化旅游創意領域圍繞多元化數字創意、數字化文博系統等開展研究與開發。

      第四部分是主要任務。提出“十四五”時期池州科技創新發展的五大重點任務,為“十四五”期間池州科技創新發展繪制出具體路線圖。一是通過培育創新主體、推進產學研緊密結合、提升核心技術攻關能力、增強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等方式增強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二是以企業研發平臺建設、公共研發平臺發展、提升創新創業載體孵化以及園區的轉型升級等為抓手,推動創新平臺體系建設。三是完善人才機制體制,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四是優化創新布局,完善創新合作機制,促進區域協同創新發展。五是完善科技創新政策,提供金融資金支持,保護知識產權,優化創新創業環境,打造創新創業生態體系。

      六、創新舉措

      (一)突出引領性。以《池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為依據,全面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充分認識池州工業的“新發展階段”,構建適合池州工業特點的“新發展格局”,按照池州市“全面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實施產業強市戰略,加快發展創新型現代產業體系”的總體要求,綜合考慮國家、安徽省“十四五”時期重點產業、新興產業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要求,結合池州市工業發展現實基礎和條件十四五時期池州市工業和信息化發展作出系統謀劃和戰略部署。

      (二)突出系統性。以問題為導向,著重解決我市工業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壯大產業規模、側重新興產業發展和傳統產業加快升級為目標優化產業結構和固鏈強鏈補鏈延鏈相融合的發展任務為指引,提出系統性解決問題的各項措施。通過做強工業創新主體、創新平臺、創新載體、深化數字賦能,提升工業創新能力;通過強化雙招雙引、做強龍頭企業、做實“專精特新”引領,做強工業市場主體;通過推動開發區聯動、開發區升級、開發區承載,優化工業承載空間;通過工業物流現代化做實工業科技服務加強金融服務工業功能發展高端商務提升工業能級,提供強大服務保障;通過加強技術改造升級、提升綠色制造水平、深化節能減排降耗,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十四五期間,我市將繼續通過強化工業經濟發展優勢,激發工業經濟發展潛能,補齊工業經濟發展短板等各項工作的推動突破工業經濟發展的瓶頸,促進池州工業經濟更好更快地向前發展。

      (三)突出創新性。創新貫穿于整個規劃編制過程中,對省、市產業政策進行系統研究,在比較借鑒的基礎上提出我市十四五”期間產業發展的重點和方向,突出了傳承和創新并舉的舉措。提出實現“工業規模越上新臺階”“工業結構得到新優化”“創新能力實現新跨越”“綠色制造取得新提升”“數字賦能邁出新步伐”等“五新”目標。保持了我市產業發展的先天優勢,又貫徹了中央、安徽省指出的重要產業發展方向,同時又開創了發展思路,如:在“三新興五傳統一融合”的發展體系將新興產業、重點產業、傳統產業、優勢產業、支柱產業、未來產業相互融合提出5大重點產業。規劃強化工業服務支撐作為主要任務之一,以發展與工業相適應的生產性服務,深化工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的業務關聯、優化服務鏈產業鏈配置角度為思路,提出“推動工業物流現代化”“做實科技服務業支撐”“加強金融服務工業功能”“發展高端商務提升工業能級”等發展路徑全力打造與工業融合發展相契合完善工業服務業體系。

      七、保障措施

      通過加強組織領導、加大科技投入、強化監督考核,構建出切實有效的保障體系,將全市“十四五”期間科技重點研發項目納入規劃,為實現我市“十四五”期間各項目標任務提供具體項目支撐。

       

      解讀人:劉金龍       咨詢電話:0566-5229342